北京聯訊動力咨詢公司總經理 林雪萍
當智能制造熱浪來襲的時候,IT技術與工業技術的融合,成為工廠運營中的熱點。兩化深度融合的呼聲,也再次喚醒了自動化與信息化跨界的沖動。而宜科電子,早已習慣這樣的號角——或者說,宜科本身就是號角的一部分。
?
跨界,我怎么沒有感覺到
?
IT技術與OT運營技術的鴻溝是一道深深的坎。這道坎不僅困擾著國內,即使在美國,這也是一個艱難的命題:IT人員與OT人員,到底誰管誰呀?
如果真的稱為“跨界融合”,那么宜科總裁張鑫已經太熟悉這條路了。對于宜科這樣一個曾經以提供自動化元器件以及集成解決方案為主的公司,發現自己在緊跟用戶需求的時候,腳下早已經邁出這一步。
對張總而言,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戰略選擇。
從天津南開中學畢業后,張總考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隨即赴德國留學,就讀于培養了眾多德國工業界領袖的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雖然IT出身的張總畢業幾十年一直從事自動化行業,但那種對于信息化的特殊感情和獨特理解,卻是滲在骨子里的印記。
“跨界融合,真的是這樣嗎?就這一點而言,看來我是一直騎行在鴻溝上的人了”,張總認真地擺出了騎自行車的架勢。
實際上,一些積極進取的自動化技術供應商已經在跨界融合上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而宜科,正是這樣的一個疾行者。
?
卡車一樣大的市場漏洞
?
在與各行業用戶的深度交流之中,張鑫發現中國很多制造型企業其自動化的程度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并沒有太多差距,但是其信息化的應用程度卻普遍偏低。所以在宜科看來,中國的企業需要兩條腿走路,既要從信息化入手,又要從自動化入手。這是一個上下相向而行的過程。
宜科在自動化領域的發展一直順風順水,但是隨著自動化普及度的深入,數據集成的要求越來越高。張總意識到,自動化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門檻在拉低,而與信息化軟件的數據集成的要求在提高。未來的核心競爭一定在自動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而以信息化帶動自動化集成,將成為企業用戶下一個需求的重點。
正如IBM當年在調研個人筆記本電腦的時候,市場人員在報告中不無興奮地說,“我們發現了一個卡車大的市場漏洞”。這個“卡車般大的”漏洞所帶來的興奮,宜科也找了同樣的感覺。
?
感受用戶的呼吸,你就明白戰略的意義
?
“戰略選擇,是從用戶的苦惱開始的”,在回憶宜科如何踏入信息化這條路時,張總進行了簡明扼要的總結。
對于汽車廠而言,需要面臨各種設備的聯網和各種軟件系統的集成。最為頭疼的是工廠神經中樞:MES系統。一般MES軟件供應商往往很難了解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和設備資源。
順著用戶的呼聲,宜科決定迎頭而上。2010年宜科向客戶推出MES業務,正式進入信息化領域。借助于對汽車行業多年的深耕和對現場設備的深度了解,宜科重組了信息化業務單元,在用戶的積極參與和高度信賴下,成功為用戶發展了定制化MES系統。
這是一次冒險,是對宜科傳統業務的一次挑戰。但這次冒險讓宜科無意之中看到了全新的一片藍海。這種基于用戶痛點的實踐讓張鑫深受啟發。如果說“連接”是宜科曾經力推的主牌,那么宜科下一步的方向必然是“融合”。順勢而為,張鑫為宜科選定了“IT+OT相互融合”的戰略基調。
2015年8月,宜科推出ElcoCloud宜科云,作為客戶提供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中的核心產品。借助于其王牌產品Spider67 Mobile,成功將融合發展的思路移到云端。
同年11月,宜科推出的基于云端的遠程監控解決方案。一連串的方案組合標志著宜科在“自動化+信息化”的融合之路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不是簡單的元器件供應商,也不是簡單的系統集成商——張總從來不會如此簡單地定位自己的公司。他強調,這些都是傳統的產品生產概念,在全新的工業4.0的視野中,用戶體驗才是最重要的戰略,“只要聆聽用戶呼吸的節奏,你就知道自己的戰略脈搏”。
?
云端的力量
?
即使在當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艱難過程中,“如果不能看到工業云的力量,那就是一種可怕的短視。”張鑫著重強調了對當下制造業發展趨勢的這一看法。
對張鑫而言,MES是跨出的第一步,而宜科云則是一個標志性的里程碑。它讓宜科在融合的路上,向前跨了一大步。
“這不僅僅能夠幫助用戶提升現有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張鑫認真地比劃著,給記者做出區分,“關鍵可以幫助客戶遠程進行控制與決策”。
宜科云試圖為客戶提供這樣一個場景應用,在實時收集數據的同時進行數據分析,既可以滿足同一組織體系中不同部門的需求,也可以滿足不同組織體系共同使用。這樣,用戶可以實現設備狀態云端監控、生產信息及參數云同步等諸多功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生產大數據云分析與云決策。”
對于國外Predix這樣的大個子云平臺,張鑫并沒有表示出太多的擔心。他認為,“云的力量是強大的,但云的形態也是多樣的”。
基于宜科云平臺的遠程監控解決方案,其核心硬件就是宜科旗下自主開發的Spider67 Mobile,它采用國際通用標準,不受地域限制且覆蓋全面數據交換。這意味著用戶無論是新建系統還是進行升級,都不必再為產品無法連接而煩惱。“連接方便”一直是宜科產品理念最為基礎的一環。
?
融合在手心的決策
?
繼續沿著用戶的思路前進,宜科緊接著開發了移動智能終端ElcoPad。這是一款針對離散制造業現場的實際需求開發的一款移動智能硬件系統,具有典型的HMI系統控制及人機交互功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數據交互管理控制系統。
為此,宜科不惜代價,在德國收購了一家公司,看中了其“通吃通用”的全新App生成技術。說到這次收購,張總非常自豪,“這家公司的APP生成技術是一個大胃王。你再也不必擔心你的軟件系統是什么,它通通都適配”。
張總解釋說,宜科正在嘗試一種新的展示形式,就是將技術及產品應用于企業生產流程中。客戶如果需要確認產品的生產進程,只需要使用ElcoPad就可以查詢到產品的實時情況,給予客戶及時有效的反饋。
云端的力量,軟件的力量,連接融合的力量:一切力量都將匯聚于掌心。這就是移動互聯的全新魅力。宜科正在試圖成為它的主人之一。
?
存量市場是第一大市場
?
中國的產業升級改造是一個巨量的存量市場改造。就自動化設備而言,存在大量的協議、接口等。物聯網技術能否用一種更加輕快地方式解決設備的聯網問題?
宜科的答案是肯定的。
早早就“雷聲大雨點小”的物聯網技術在經歷了多年踟躕不前的局面下,終于在當今的制造業領域找到風生水起的機會。萬物互聯,激發了一切機器前來牽手連接的空前熱潮。宜科沒有忽視這個苗頭。在基于宜科云的IoT集成開發解決方案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就是嵌入式芯片與無線通信的技術結合。此項方案的芯片中同時集成了工業SIM卡的功能,使得芯片具備了數據采集和傳輸的雙項功能,也讓此項方案與多個產品相融合,擴大了方案的應用范圍。
還有一個更加龐大的巨量市場。盡管PLC的實時控制功能在當下仍看不到被替代的可能,但這個控制霸主的地盤正在受到全新物聯網技術的沖擊。物聯網技術使機器設備中的大量非實時數據都可以通過低廉快捷的物聯網通道進行傳遞。這意味著一部分數據可以繞開PLC,直接對外傳輸。
這是一種“非PLC”思維的進化。許多全新的路徑都在打開。張鑫預測,隨著更低價格的實施芯片嵌入到系統軟件,IoT在實時數據的發展將會取得巨大的突破。
早年在德國企業工作多年的張鑫深深打上了德國精細進取的烙印。“中小企業必須用積極的心態,出擊全新的機會”,他深有感觸地說。
宜科,一邊精心磨劍,一邊耐心等待這樣的機會。
?
要工業4.0的高度,而非熱度
?
“工業4.0的概念被追捧得很熱,很多行業或地方政府都熱擁工業4.0,但是除了汽車行業外,我們調查發現其他行業鮮有能讓工業4.0真正落地的案例,換句話說,后期導入很慢。”說到這一點,張總似乎顯得有些焦慮。“熱度灼人也傷人”,經常從一線獲取反饋的張總非常清楚這樣的熱度對客戶的傷害,因為很多客戶甚至還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需求。
在宜科看來,當各行業“一窩蜂”地追捧工業4.0,企業應該更多地進行“冷”思考。清楚自己的實際需求,然后再尋求合身的解決方案。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打造信息化的KNOW-HOW至關重要。
“信息化的核心在于軟件,這個KNOW-HOW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張總對此非常堅定。目前宜科已在大部分硬件,尤其是核心硬件上,不斷開拓創新,如RFID、傳感器等。對于已經擁有堅實自動化基礎的宜科而言,接下來會不斷加強在信息化方面的研發和投入。張總越來越確定,信息化會成就宜科的下一個輝煌。而隨著宜科云這一平臺的逐步完善,客戶將借助這樣的力量跨入智能制造的云時代。
?
響亮的聲音
?
多年來專注于工業領域,跟隨用戶需求不斷豐富產品線的宜科,已經不自覺地在“自動化+信息化”的融合之路上走了很遠。智能制造給當下企業帶來眾多理念的促進,使得宜科的融合之路看起來越發光明。
融合、跨界,對于多年來折沖于中德兩端、在其間得心應手地執兩用中的張鑫,已經是一種最為基準的狀態。
只是這一次,變成了工業界的一次集體覺醒。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會聽到其中蓬勃的力量。而宜科,正在努力成為那最為響亮的一部分。
注:本文已刊登于《人民郵電報》2016年9月19日 第6453期 第5版“信息化周刊”,敬請關注。